更新时间:2022-06-14 14:14:31点击:

彭德云,女,汉族,1971 年12 月出生,几年来初心不改,一直走在播撒爱心的道路上。2017年5月加入临沂市河东区明德志愿者协会,始终秉承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志愿者精神,以最纯粹、最真诚的心做公益。

“益童之家”是根据“困境儿童”的实际需求,提供爱心支教、爱心午餐、心理辅导志愿服务的公益项目。平时以定点、定时的服务方式向困境儿童提供教育辅导,开展亲情陪伴,是困境儿童的第二个生活、学习的园地。在这里,始终都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来回走动着,她就是彭德云,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她“彭妈妈”。
彭得云家住在月亮湾西社区,“益童之家”在梅埠街道醋庄后村,往返几十公里的路程,她从未考虑过耗时费力,舟车劳顿,每个周六都会去“益童之家”看望孩子们。每次她都会提前到达“益童之家”,在孩子们来临之前,她忙着拖地、擦桌子、烧水、整理课外书......忙碌的身影背后绽放着最耀眼的母爱!忙碌过后的彭妈妈也是孩子们的生活导师,孩子们遇到生活难题总会找她倾诉,她总会耐心的疏导他们的情绪,帮助孩子们从困境中走出来。彭妈妈也是孩子们的玩伴,课外活动时,总能看见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丢沙包、打球、跳绳、做游戏......虽然岁月不饶人,50多的彭妈妈脸上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,但是在孩子们眼里,他们的彭妈妈永远18岁!那个和孩子们一起吃饭,一起学习,一起玩耍,一起面对困难的彭妈妈还是一位“记忆大师”,她清楚的记得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,无论你谈及哪个“益童之家”的孩子,她都会给你详细的介绍出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,并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来搭把手,一起来帮帮困境中的孩子。

因为一个人温暖一群人,说的就是彭德云。彭大姐是一个很朴实、很温暖的人,有一次一个志愿者问彭大姐,“什么力量让你这么多年一直走在爱心奉献的路上”。彭大姐笑着说“具体是什么力量,我文化不高,说不出一二三来,但是我可以说说我的感受。我孩子大了,不用我操心了,但是我的心里就是牵挂着那些困难家庭,忘不了他们的眼神和期盼。如果我不去看看他们,我就感觉心里不舒服,就像丢了东西一样,空落落的。”说起困难家庭,最让彭大姐牵肠挂肚的是家住梅埠街道大墩村的小婷家,小婷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,爷爷奶奶年纪大了,干不了活了,家境很贫苦。于是彭大姐就格外关注这个家庭,经常给小婷疏导心理,像妈妈一样教导她为人处事。去年端午节,彭大姐还专程驱车几十公里去给小婷送粽子,当彭大姐和志愿者送到时,因为小婷爷爷说不清家庭地址,彭大姐围着村庄转了好几圈找到小婷家。看着小婷开心的吃上爱心粽子。我们不难发现,“情到深处,不能自拔”,彭大姐是用爱在践行她的公益路。